|
5月19日,走進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新莊鎮(zhèn),只見田間地頭,機械轟鳴,一派繁忙的“春耕圖”徐徐鋪就。
“以前種植的馬鈴薯種類少,市場競爭力不足,種多了怕賣不出去,種少了又怕沒有收益。現在有專家指導種植技術,有政府幫忙拓寬銷路,不愁種多了賣不出去,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多,我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。”正在田間播種馬鈴薯的村民滿意地說道。
新莊鎮(zhèn)黨委書記包元太說:“作為農業(yè)主導產業(yè)之一,新莊鎮(zhèn)在馬鈴薯種植方面積極探索農業(yè)發(fā)展新模式和農戶增收新渠道,在實施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,以‘立體種植’‘訂單經濟’模式,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,以1+1>2的聚合裂變效應,利用區(qū)位優(yōu)勢整合資源,2023年各合作社及種植大戶共種植馬鈴薯200余公頃。同時,還不斷完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,協調合作社吸納脫貧戶、低保戶等152人務工,務工收入達21萬元,為農村經濟發(fā)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實現了‘支部有為、黨員作為、群眾樂為、經濟增收’。”
“現在實現了機械化操作,不但提高了種植效率,還保證了種植質量,我們今年共種植各類品種馬鈴薯53.3公頃,真正實現讓村民的‘錢袋子’鼓起來。”新莊村黨支部書記馬玉剛滿懷信心地說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青海日報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976刪除。
|